新华网天津 > 信息 > 正文
2024 08/30 12:36:44来源: 职教新标杆-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

在“石头帐篷”里种下最美的青春之花

信息 2024-08-30 12:36:44    来源: 职教新标杆-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
字体:
分享到:

  暑假伊始,来自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3级数字媒体技术302班的蒋晓雪,告别了九河下梢的天津,抵达了地处高原的夏都西宁,辗转来到了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道帏藏族乡古雷村,这位刚满19岁的姑娘,开启了她为期四周的支教生活。

  道帏,藏语意为“石头帐篷”,因境内有块酷似帐篷的巨石而得名。道帏乡是循化县地理面积最大的一个乡,是循化县的粮食基地,蒋晓雪在湛蓝的高原天空下,在这“石头帐篷”,播种下一颗小小的志愿精神的种子,进行着从大学生到志愿者的蜕变。

  “初心”坚定支教目标

  来到深山中的古雷村,对高原群山的新鲜感还未退去,缺氧、温差大等环境对蒋晓雪身体的挑战便已袭来,一开始高反严重,头晕、脑胀,晚上睡不好觉,这让她感受到了支教的艰巨性。

  不远千里,跨越山水。牢记支教的初心,蒋晓雪努力克服身体不适和饮食不习惯,她整理着临行之前给孩子们准备的小礼物和各种物理实验器材,希望自己精心准备的小实验能让学生更喜欢物理学习。“我热爱教学,也热爱物理。我要把对教育的热爱和对高原的满腔热情,化作源源不断的动力,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照亮高原孩子们的求知道路。”蒋晓雪说。

  “用力”站稳三尺讲台

  昨日莘莘学子,今日已为人师。从“大学生”蜕变为“老师”,身份即是责任。尽管蒋晓雪是初次赴青支教,却并没有太多惊慌失措和无所适从。在校期间,她担任班长、院学生会成员和24级助理辅导员,高中时期曾获得天津市最美志愿者的荣誉称号,课余时间还曾做过兼职教师,有大量和学生以及家长的沟通经验。“来到青海后,我认真思考如何将以前教学经验与现在的课堂结合,我希望能帮助孩子们解决问题。”

  蒋晓雪灵活运用曾经学到的教学技巧,抓紧时间提升教学能力,增强教学实效。“我们每天晚上都会开教学工作会,每位老师对于当天的课堂进行梳理,讨论课堂上遇到的问题,共同交流教学方案,这也帮助我很快适应这里的教学工作。”蒋晓雪说,“每当孩子们用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望着我时,我就感觉心里流淌过一条温暖的河流,瞬间给了我源源不断的动力。”

  支教期间,通过积极参与各类教学培训,学习新课改背景下学科的教学和核心素养,并在教学会议中与有经验的教师开展研讨、学习请教。蒋晓雪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,通过有效的方法,以讲授问答、拓展实验等多维度的方式来提高学生们对课堂的兴趣。从课堂及课后反馈上来看,孩子们非常喜欢蒋晓雪的课堂,他们总是能在小蒋老师的带领下,或动脑思考,或动手实践,非常活跃。

  向阳而生 守护花开

  为给孩子们打好学习基础,蒋晓雪还特别关注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。在教孩子做数学题的时候,她发现二年级的才旦卓玛很有数学天赋。“二年级的口算题,卓玛能连做十几页一道题都不错,后来我就给她提升难度,做高年级的数学题,发现她四年级的题也能全对,甚至可以越级上数学课。”蒋晓雪说道,才旦卓玛藏语里是“仙女”的意思,卓玛如她的名字一样,是一个聪慧美丽的小姑娘,我会竭尽所能地帮助她,让她学习到更多知识技巧,不让她的天赋被埋没。

  支教期间,蒋晓雪尽其所能地去关爱每一个学生,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。她不但关心班里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和身心健康,还通过开展谈心谈话、一对一帮扶、家访等活动,了解学生的需求,为他们排忧解难。蒋晓雪相信,把爱留在这里,小树就会生根发芽……

  蒋晓雪说:“虽然来这里只有几周,但也深刻体会到了做一名教师的艰辛和欢乐。下课后、上课前,他们都会过来拥抱你,在这里我感觉到了他们毫不保留的赞美和爱。每一次讲好课时,内心的成就感,都让我发现,这好像就是成为教师的意义。希望我能和这里的学生共同学习成长,共同享受这一段美好的人生旅程。”

【责任编辑:冯娟】